2020年N1共通性训练课程危重症病人病情的评估.ppt


危重症病人病情的评估
2020年 N1共通性训练课程
1
危重症病人病情评估的意义
2
危重症病人病情评估的内容
3
病情评估中需要注意的内容
4
案例分享
1.危重病人病情评估的意义-1/3
危重病人的特点 病情危重、复杂、变化快 各种侵入性操作多,身上留置的导管多 基础疾病多,预后难料 营养状况差、自身免疫力低下
全面准确的病情评估可以预见疾病发展规律,判断不良预后因素,并及时与患者及家属有效沟通,以便采取正确的医疗处理措施,对规避、降低医疗风险,降低病残及病死率具有重要意义[1-2]。 敏锐的病情观察和综合分析能力,可使护理人员对突发状况能够及时发现并给予处理,赢得抢救时间。 [1]贺喜元.经验分享提高急诊科低年资护士病情观察能力的体会[J]护理学报 ,2015,22( 3):10 -12. [2]韩轶超,杨秀芳,谢娜,等.病情评估记录质量分析[J].中国病案,2016,17( 3) :19-21
1.危重病人病情评估的意义-2/3
很多研究显示在心跳呼吸骤停发生前数小时,病 人常出现生理学指标的明显异常,提示早期干预可 能避免病情恶化。 1.早期发现危及病人生命的异常生理现象 2.确定纠正这些异常现象的适当措施 3.预防病情进一步恶化 4.为诊断和治疗赢得时间
预防为主
1.危重病人病情评估的意义-3/3
一、病人一般情况 神志、皮肤色泽、尿液、引流液 二、生命体征 体温、心率、呼吸、血压、末梢血氧 三、化验结果 血糖、K+、 Na+ 、 Cl - 血常规、血气、乳酸、肝功能、肾功能… 血小板、PT、APTT…
2.危重病人病情评估的内容-1/17
神志:反映中枢神经系统灌注,分为嗜睡、意识模 糊、昏睡、昏迷 表1 Glasgow昏迷评分(GCS)
同时关注瞳孔的变化:瞳孔正常为2-5mm,对光反射灵敏
2.危重病人病情评估的内容-2/17
皮肤色泽:反映皮肤灌注的情况 毛细血管充盈时间:是判断末梢微循环状况 毛细血管正常充盈时间:≤2s 充盈时间>3s说明循环功能障碍 充盈时间延长提示:各种原因的休克、严重挤压伤、可疑肢体动脉阻塞。
2.危重病人病情评估的内容-3/17
毛细血管充盈时间:毛细血管充盈试验
2.危重病人病情评估的内容-4/17
尿:反映肾脏灌注 每日正常尿量1500-2000ml 多尿:24h尿量超过2500ml 少尿: 24h尿量少于400ml 无尿: 24h尿量小于100ml 正常成人: >0.5ml/kg/h 休克补液时:>1.0 ml/kg/h 危重病人应每小时观察并记录
2.危重病人病情评估的内容-5/17
引流液是由引流管引流一些部位如腹腔、胸腔、颅内及组织腔隙的积液,疾病不同,引流液的量和颜色也不同。如为脓腔引流则开始引流液为脓液,如果是手术创面引流,则开始是血液,如为胆漏引流则开始为胆汁颜色。随着通畅引流,引流液的颜色逐渐变淡。
11
颜色
量
性状
2.危重病人病情评估的内容-6/17
2.危重病人病情评估的内容-7/17
温差增大:休克,是病情恶化的指标之一 温差减少:提示病情好转,外周循环改善
温差增大:休克,是病情恶化的指标之一 温差减少:提示病情好转,外周循环改善
呼吸急促是病情危重的独立指标 反映肺、全身及代谢异常
进行性心率减慢常常是心室停搏的前奏
收缩压<90mmhg,平均动脉压<60mmhg 高血压患者在原基础上下降40mmhg 提示休克
2.危重病人病情评估的内容-8/17
血压监测的意义 收缩压:克服各脏器的临界关闭压,保证血供 舒张压:维持冠状动脉灌注压 平均动脉压:与心排血量和体循环阻力有关 平均动脉压(MAP):70-105mmhg 平均动脉压=舒张压+1/3脉压差 休克补液指标:维持MAP≥65mmhg
14
2.危重病人病情评估的内容-9/17
快速评估-SpO2
15
低氧血症:轻度:60-79mmhg 中度:40-59mmhg 重度:<40mmhg 心脏能耐受的PaO2低限28-30mmhg
2.危重病人病情评估的内容-10/17
生命体征监测的意义
休克指数=HR/SBp 血容量正常时=0.5 失血量占血容量的20%-30%时=1 失血量占血容量的30%-50%时>1
16
2.危重病人病情评估的内容-11/17
休克:是机体受到强烈的致病因素侵袭后,导致有效循环血量锐减、组织血液灌流不足所引起的以微循环障碍、代谢障碍和细胞受损为特征的病理性症候群,是严重的全身性应激反应。
分类
感染性:败血症、化脓性腹膜炎、绞窄性肠梗阻等
心源性:大面积急性心梗、心肌炎、心包填塞等
神经源性:剧烈疼痛、脊髓损伤、创伤等
过敏性:接触致敏物质引起的休克
低血容量性:大血管破裂、脏器破裂、大手术等
2.危重病人病情评估的内容-12/17
休克分期:根据微循环障碍的不同阶段分为 三期 微循环收缩期:又称休克代偿期 微循环扩张期:又称休克抑制期 微循环衰竭期:又称休克失代偿期
18
抢救最佳时期
2.危重病人病情评估的内容-13/17
休克代偿期:失血量低于20% 神志:清楚,但紧张、烦躁 口渴:明显 皮肤黏膜:色泽苍白、温度正常或发凉 周围循环:毛细血管充盈正常或延缓 尿量:正常或减少 生命体征:脉搏增快(<100次/分钟)、 呼吸增快、血压变化不大、脉压缩小(<30mmhg)
19
2.危重病人病情评估的内容-14/17
休克抑制期:机体失血量达20%-40% 神志:淡漠或反应迟钝 口渴:严重,口唇干燥起皮、皮肤干燥 皮肤黏膜:苍白、发凉或冰凉、花斑 周围循环:毛细血管充盈明显延缓 尿量:明显减少或无尿 生命体征:脉搏细速(>120次/分钟)、 呼吸浅促、血压进行性下降。
20
2.危重病人病情评估的内容-15/17
休克失代偿期:机体失血量超过40% 神志:意识模糊或昏迷 皮肤黏膜:明显发绀、瘀点、瘀斑 周围循环:四肢厥冷、毛细血管无充盈 尿量:无尿 生命体征:体温不升、脉搏微弱、 呼吸微弱 或不规则、血压测不出。
21
2.危重病人病情评估的内容-16/17
化验结果 血糖、K+、 Na+ 、 Cl - 血常规、血气、乳酸、肝功能、肾功能… 血小板、PT、APTT…
2.危重病人病情评估的内容-17/17
没有病情的突然变化, 只有病情变化被你突然发现!
3.病情评估中需要注意的内容-1/7
观察
思考
行动
观察:对于病人病情变化的观察是护理工作的 一项重要内容,也是护理危重病人的先决条件 观察的基础
3.病情评估中需要注意的内容-2/7
3.病情评估中需要注意的内容-3/7
I SEE YOU
思考
3.病情评估中需要注意的内容-4/7
3.病情评估中需要注意的内容-5/7
3.病情评估中需要注意的内容-6/7
3.病情评估中需要注意的内容-7/7
患者男性,68岁,既往高血压病史10余年,规律服用降压药,血压控制在148-160/86-98mmhg,此次因右肺占位入院,符合手术指针,完善术前准备,行右肺占位切除术,术后入ICU观察,术后患者未给予任何降血压措施,患者病情稳定,意识清楚,心律波动在110-130次/分,血压维持在110-120/60-70mmhg,夜间患者出现谵妄烦躁,护士告知医师,遵医嘱给予患者间断静注丙泊酚后症状好转,晨间患者意识不清,及时通知医师,后行颅脑CT检查提示:大面积脑梗。
4.案例分享 -1/2
大脑低灌注引发脑梗
4.案例分享 -2/2
护士及时发现患者的病情变化,通知医生 也给予了相应的处理,那么问题到底出在 哪儿呢?
护理人员是危重症患者病情评估第一人
敬请指导!

- 标签:危重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