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随访-膀胱副神经节瘤.ppt


病例随访 膀胱副神经节瘤
Welcome!
病 史
M,50岁 反复排肉眼血尿3天 行泌尿系B超检查示:“膀胱前壁结节” 查体无特殊
您的诊断是?
膀胱副神经节瘤
从迷走神经开始到膀胱壁的副神经节细胞的嗜铬细胞瘤 按照体内患者体内儿茶酚胺的含量以及其活跃状况分为功能性和非功能性的
临床表现
功能性的:主要是心悸、头晕 、头痛等症状;患者在排尿的时候血压会升高 , 严重者出现排尿头痛甚至排尿晕厥等 无功能性:多表现为血尿
异位嗜铬细胞瘤好发部位:腹主动脉旁75%;膀胱10%;胸部10%;以及头颅、颈和盆腔(5%) 与膀胱壁有胚胎期嗜铬细胞残留有关;存在于膀胱壁各层, 以前、 后壁多见, 三角区最少见
CT检查对本病的定位诊断特异性及敏感性分别93%及90% 定性诊断根据尿儿茶酚胺及VMA水平;血游离去甲肾上腺素
影像学表现
多为单发病灶 多数瘤体病灶较小,肿块最大径范围在1.2~5.0cm之间 大部分肿块形态规则,呈类圆形或椭圆形改变;境界清晰
增强扫描肿块呈均匀强化,强化峰值在87HU,动脉期与平扫差大于40HU;门脉期强化轻度减低
延时扫描膀胱腔内对比剂充盈,肿块表现为低密度充盈缺损; 肿块宽基底紧贴膀胱壁 恶性膀胱嗜铬细胞瘤一般CT表现为边界模糊,形态不规则,强化欠均匀,膀胱壁全层侵犯增厚;可伴有淋巴结及远处转移;
治疗及预后
膀胱副神经节瘤最佳的治疗方案未定 现采用的手术有经尿道肿瘤切除, 部分膀胱切除及全膀胱切除术 肿瘤分期及完全切除是最重要的预后因素
有学者试图从形态学角度:肿瘤大小、核多形性、 核分裂像、 坏死、指数、 核型分析等方面预测临床进程无结果 现认为膀胱副神经节瘤应视为潜在恶性或低度恶性, 此类病人应长期随访 当出现肿瘤浸润包膜及周围组织, 淋巴结及实质脏器转移时, 是诊断恶性副神经节瘤的可靠依据
鉴别诊断
膀胱癌:膀胱壁向腔内突入的软组织肿块,肿瘤呈不规则型,有分叶,多数呈广基底,少数呈菜花状,多数肿瘤密度均匀,膀胱壁增厚,增强扫描呈轻中度强化,渐进延迟强化;
男51岁,尿频、尿急1年,尿痛2月。
男69岁,肉眼血尿5个月
平扫+增强(两期)
女56岁,无痛性肉眼血尿1个月
男63岁,反复血尿
男58岁,反复无痛性肉眼血尿9个月
(膀胱)低级别乳头状尿路上皮癌,伴腺样分化及坏死,间质浸润。
男74岁,血尿1周
病 理 诊 断:浸润性尿路上皮癌(高级别)。
男71岁,反复全程肉眼血尿半年
病 理 诊 断:(膀胱)低级别乳头状尿路上皮癌。
男45岁,间断血尿2年,尿频、尿急、尿痛
病 理 诊 断:(全膀胱+前列腺)膀胱后壁菜花状浸润性低级别乳头状尿路上皮癌(肿物大小约8.5×7.5×4cm),侵及膀胱壁粘膜固有层,脉管内查见癌栓。 前列腺切端、双侧输尿管断端、双侧输精管断端及双侧精囊腺均未见肿瘤累及。 LN:右闭孔LN(0/7),右髂血管旁LN(0/3),左闭孔LN(0/17),左髂血管旁LN(0/2)未查见转 移癌; “右骶前LN”镜下为平滑肌、脂肪、血管及神经组织。
男59岁,排肉眼血尿1周2010-04-22
病 理 诊 断: (膀胱)浸润性尿路上皮癌,肿瘤浸润固有膜。
2012-02-15复查
病 理 诊 断: (膀胱肿物)非浸润性乳头状尿路上皮癌,低级别。 免疫组化结果:CK20、CD44(+),P53灶区(+,约10%),Ki-67灶区(+,约20%)。
男60岁,反复血尿2年,加剧3月
乳头状瘤:CT示膀胱腔内软组织密度影,与膀胱壁呈广基底或短蒂相连,病灶形态不规则常呈菜花样改变, 强化呈中等程度强化,延迟后扫描呈膀胱腔内不规则的充盈缺损 与膀胱癌难以鉴别,需膀胱镜活检证实
乳头状瘤
膀胱平滑肌瘤 最常见的膀胱良性肿瘤,多见于三角区及穹窿部 60%向膀胱内生长;30%向外生长,10%两种生长方式都有 腔内突出的膀胱壁光滑肿物,膀胱外肿物则压迫膀胱或使其移位,有时很难确定其是否来源于膀胱壁
平滑肌瘤
膀胱肌恶性间质肿瘤少见,多为平滑肌肉瘤或横纹肌肉瘤 不规则,表面溃疡的壁内肿物,而良性肿瘤通常表面光滑, 膀胱肿瘤呈葡萄状为横纹肌肉瘤的典型征象
癌肉瘤
淋巴瘤少见,膀胱结节样肿物,通常位于膀胱底;影像学很难区分膀胱淋巴瘤和化生性或恶性膀胱肿瘤
淋巴瘤
淋巴瘤
平滑肌肉瘤
横纹肌肉瘤
前列腺增生
女50岁,腹痛、血尿4个月
(膀胱活检)送检少量膀胱活检组织,被覆少量移行上皮呈慢性炎症改变,粘膜固有层大量急慢性炎症细胞及嗜酸性粒细胞,间质性膀胱炎待排除,请结合临床。
女49岁,尿频、尿急、尿痛1年余
(肾脏)慢性肉芽肿性炎症伴大片干酪样坏死,符合结核改变。
男47岁,“反复尿频3年余,加重3月”
病 理 诊 断:肾皮髓质分界不清,切面见多个囊腔,囊腔内含黄白色豆渣样物,输尿管长14cm,管径约0.5cm,管腔内含黄白色豆渣样物。镜下见肾小球萎缩,肾小管上皮细胞扁平,管腔内含均质红染蛋白样物,肾间质血管壁增厚伴玻璃样变性伴大量淋巴细胞浸润,灶区见干酪样坏死,坏死周边可见多量上皮样细胞、淋巴细胞及少量多核巨细胞,符合肾结核改变。
男55岁,反复下腹闷痛3个月,
(乙状结肠)多发溃疡型中分化管状腺癌,侵及肠壁全层及肠壁外脂肪结缔组织和膀胱壁全层。 LN:肠周淋巴结(0/8)未查见转移癌。
女29岁,以“体检发现“膀胱占位”半个月。
(膀胱肿物)腺性膀胱炎伴息肉形成。
女43岁,以“尿频、尿急3月余”
病 理 诊 断:
(膀胱肿物)炎性息肉。 (基底)粘膜下慢性炎症伴血管瘤样增生并扩张充血、水肿。
谢 谢!
膀胱癌的CT表现
1、胱癌大多数单发,少数多发,呈乳头状、菜花状或浸润性生长 2、较小的肿瘤呈乳头状,可有蒂.轮廓清;较大的肿瘤呈菜花状,边缘不光整,可伴有坏死。 3、浸润性肿瘤膀胱壁局限或广泛增厚,厚薄程度不等,表面不规则,少数肿瘤可伴钙化。 4、肿瘤也可直接侵犯邻近组织器官。 5、增强大多呈中度以上强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