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子成熟.ppt


精子成熟
讲解人:xxx
2.1 形态和结构的变化
2.精子在附睾内的成熟变化
①原生质滴消失
精子的尾部任何部位带有原生质滴,均表明其形态上不成熟,在自然条件下不具备受精能力。
2.1 形态和结构的变化
2.精子在附睾内的成熟变化
②头部核内染色质浓缩(附睾内的高渗环境吸收水分所致)脱水,顶体变小; ③DNA与核蛋白结合愈来愈紧密; ④精子核及精子尾部结构更加稳定。
2.2运动能力和运动方式的变化
2.精子在附睾内的成熟变化
附辜头的精子仅做原地摆动或圆周运动;附睾尾的精子则获得前进运动的能力,呈直线前进运动。
2.3受精能力的发展
2.精子在附睾内的成熟变化
精子只有通过附睾才获得受精能力(体外受精除外)。
2.4代谢方式的改变
2.精子在附睾内的成熟变化
睾丸内精子通过糖酵解获取能量,附睾内精子(需能量很少呈休眠状态)则分解乳酸取得能量。
2.5膜的改变
2.精子在附睾内的成熟变化
膜通透性改变,Na+的外排和K+的内渗而形成获取负电荷,负离子更易通过膜进入
3.精子在附睾内贮存
1.附睾内的温度比正常体温低4-7℃ 2.弱酸性:Ph=6.2-6.8 3.某些抑制因子抑制精子的活动
4.精液的组成及其理化学特性
4.1.精清(or副性腺分泌物)的生理作用
冲洗尿生殖道:尿道球腺分泌物先于精子排出而带走尿生殖道内残留的尿液等,为射精时精子安全通过创造条件。
精子的天然稀释剂:扩大精液量(减少精子损失,增加受精机会)。
4.精液的组成及其理化学特性
4.1.精清(or副性腺分泌物)的生理作用
缓冲作用:精清中的柠檬酸盐和磷酸盐可保护精子,延长精子的存活时间。
为精子提供营养物质:如精囊腺分泌的糖类。
4.精液的组成及其理化学特性
4.1.精清(or副性腺分泌物)的生理作用
激活精子,赋予精子运动能力:副性腺液的渗透压低于附睾环境,使精子能从中得到适量的水分补充而恢复运动;副性腺液呈弱碱性,可刺激精子运动。
与精子成熟有关:精清中的甘油磷酸胆碱、肉毒碱、糖蛋白
4.精液的组成及其理化学特性
4.1.精清(or副性腺分泌物)的生理作用
延长精子的受精能力:精清中的糖蛋白是去能因子,能抑制顶体活动。
精子的天然载体:其流体特性使精子易于在雌性生殖道内运行
4.精液的组成及其理化学特性
4.2.精清的化学组成
水:含量最多(在家畜的精清中,约占85%-98%)。
糖类:副性腺分泌,存在于精清中,但量不多。糖类是精子的主要能量来源(精子可直接利用果糖和葡萄糖)。在人工授精(AI)条件下,可通过在稀释液中添加糖类进行补充。
4.精液的组成及其理化学特性
4.2.精清的化学组成
蛋白质和氨基酸:精清中含蛋白质很少,约占3%-7%。含有游离的氨基酸等含氯物质【精子可利用氨基酸,不直接利用蛋白质】。
脂类:主要是磷脂(由前列腺分泌)。脂质可被精子利用(精液的低温保存稀释液中常添加富含卵磷脂的新鲜卵黄,它对精子有防冻保护作用)。

- 标签:精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