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光学显微镜的结构和使用.ppt


普通光学显微镜的结构和使用
Experiment 1
【实验目的】 了解普通光学显微镜的构造及原理,熟练掌握其操作方法。
【实验原理】 显微镜种类: 显微镜的组成系统:光学、机械、电子。 普通光镜的光学系统:物镜、目镜、聚光器、光阑等。 普通光镜的机械系统:镜筒、镜臂、物镜转换器、调焦螺旋(粗调和细调)、载物台、镜座等
【实验步骤】 A:显微镜的使用 取用显微镜时,右手握镜臂,左手托镜座,避免倾斜; 接通电源,打开光圈,上升聚光器; 标本片置于载物台上,材料对准通光孔; 低倍下调焦; 选择合适区域推到中央,换高倍镜调焦(细调); 观察绘图; 结束时将显微镜复原到非工作状态。
显微镜使用的注意点: 禁止单手提拿显微镜和随意拆卸零部件; 低倍下调焦时先上升载物台(或下降镜筒),再缓慢下降载物台或上升镜筒,使物镜镜头与玻片距离由小到大调焦。一般直接转换成高倍镜后细调焦距; 观察标本时两眼同时睁开; 调节合适的光圈和电流强度可使成像更清晰; 如果使用100×油镜,应在标本上滴一滴香柏油,使镜头底端与该介质接触。观察完后及时用二甲苯擦拭油镜头。注意其它镜头不得接触香柏油。
【实验步骤】 B:操作练习:血细胞涂片的观察 材料:人血细胞涂片 观察内容:血细胞的组成; 附:字母装片。
【作业】 1. 绘图:人血细胞形态(注明血细胞类型) 2. 列表说明所用显微镜物镜镜头上标注数字的意义及理论分辨率
红细胞 淡红色,无核的圆形细胞,因红细胞为双凹形,故边缘部分染色较深,中心较浅,直径7-8微米 颗粒白细胞 嗜中性颗粒白细胞:体积略大于红细胞,细胞核被染成紫色分叶状,可分1-5叶。直径10-12微米。 嗜酸性颗粒白细胞:略大于嗜中性白细胞,细胞核染成紫色,通常为2叶,胞质充满嗜酸性大圆颗粒,被染成鲜红色。直径10-15微米。 嗜碱性颗粒白细胞:体积略小于嗜酸性白细胞,细胞质中有大小不等被染成紫色的颗粒,颗粒数目较嗜酸性白细胞的颗粒少,核1-2叶,染成淡蓝色。直径10-11微米
无颗粒白细胞 淋巴细胞:可观察到中、小型两种。小淋巴细胞与红细胞大小相似,圆形,核致密,染成深紫色。周围仅一薄层嗜碱性染成淡蓝的细胞质。中淋巴细胞较大,核圆形。直径6-8微米。 单核细胞:体积最大,细胞圆形。胞质染成灰蓝色。核呈肾形或马蹄形,染色略浅于淋巴细胞的核。直径14-20微米。 血小板 血小板为不规则小体,直径2 - 3微米。其周围部分浅蓝色,中央有细小的紫红色颗粒,聚集成群

- 标签:显微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