疟病脉证并治第四.ppt


南京中医药大学金匮教研室 周欣
疟病脉证并治第四
xx中医药大学金匮教研室
明·陈全《叨叨令》: “ 冷来时冷得冰凌上卧, 热来时热得蒸笼里坐; 疼时节疼得天灵盖破, 颤时节颤得牙关儿搓。 只被你害杀人也么哥, 只被你闷杀人也么哥, 真是寒来暑往人难过。”
从历史事件,我们可以发现什么?
康熙五十一年七月(1712年8月),曹寅病疟,遂密折上奏,向康熙讨药。康熙批复: “尔奏得好,今欲赐治疟疾的药,恐迟延,所以赐驿马星夜赶去。但疟疾若未转泻痢,还无妨,若转了病,此药用不得。南方庸医,每每用补剂,而伤人者不计其数,须要小心。曹寅元肯吃人参,今得此病,亦是人参中来的。金鸡纳霜专治疟疾,用二钱,末,酒调服,若轻了些,再吃一服,必要住的,往后或一钱,或八分,连吃二服,可以除根。若不是疟疾,此药用不得,须要认真。万嘱!万嘱!万嘱!万嘱!”
从历史事件,我们可以发现什么?
清·萧伯章《遯园医案》 金鸡纳霜 钟某,以营业自河南得疾旋返,适余住县,其友周某挽余诊治。据云两月前患疟疾,友人劝服金鸡纳霜即止;逾三日复发,旋服旋止,如此四五次,每服加多,最后左胁下及少腹内一条如臂扛起,痛不可按,延医疗治,至今不愈。审视面色惨晦,舌色紫无苔,咳嗽气喘,昼夜不眠,寒热往来,骨瘦如柴,僵卧不能起坐,饮食不入,脉细数,按之散。余即告其友曰:此症已成疟母,早治可望痊愈;今若此,虽有妙药,奈元气就绝,不能胜受,治亦无功;且宜速备肩舆送归,否恐无及。即于次日送归,抵家一日而没。按:金鸡纳霜,味苦无比,不知何药所制,每见久疟不愈者,服之辄有奇验,若初起之疟,必多反复,余常以此戒人,勿遽轻服,多不见信,如钟某者,可为殷鉴矣。
从历史事件,我们可以发现什么?
南京中医药大学金匮教研室 周欣
疟病脉证并治第四
一、概述 (一)概念: 疟病:疟,酷虐也。为疟邪搏于少阳半表半里,以寒热交作,发有定时为主要临床特征。据寒热多少,分为瘅疟、温疟、牝疟三种类型。
南京中医药大学金匮教研室 周欣
疟病脉证并治第四
《内经》首先提出了寒疟,温疟,瘅疟的划分:《素问·疟论篇》:“先伤于寒,后伤于风,故先寒而后热也,病以时做,名曰寒疟”; “先伤于风后伤于寒,故先热而后寒也,亦以时做,故名温疟”; “其但热不寒者,阴气先绝,阳气独发,则热而少气烦冤,手足热而欲呕,名曰瘅疟。”
南京中医药大学金匮教研室 周欣
疟病脉证并治第四
二、脉象与基本治法 【原文】师曰:疟脉自弦,弦数者多热,弦迟者多寒。弦小紧者下之差,弦迟者可温之,弦紧者可发汗、针灸也,浮大者可吐之,弦数者风发也,以饮食消息止之。(1)
南京中医药大学金匮教研室 周欣
疟病脉证并治第四
提要:从脉论疟病的病机及施治。 分析: 疟脉自弦-邪搏少阳,半表半里 弦数者多热-发热重,恶寒轻-弦数主热重-温疟 弦迟者多寒-发热轻,恶寒重-弦迟主寒盛-寒疟(牝疟) 弦小紧者-病位偏里,兼食滞-下之差 弦迟者-里寒盛-可温之 弦紧者-外感风寒,偏表-可发汗、针灸也 浮大者-当有力-病位偏上-可吐之 弦数者风发也-里热炽盛-清热养阴,兼以饮食消息止之。
南京中医药大学金匮教研室 周欣
疟病脉证并治第四
主症上:少阳病寒热往来发无定时,一日可发两三次;而疟病寒热交作发有定时,一般一日一次,或间日一次,或三日一次。 在治法上:少阳病以和解为法,禁汗、吐、下;而疟病虽亦以和解为法,可用小柴胡,但病位有偏表、偏里、偏上等不同,病性有寒重热盛区别,而有汗、吐、下、清、温及针灸、甘寒饮食调理等法。 当辨病与辨证结合,不可混淆。
南京中医药大学金匮教研室 周欣
疟病脉证并治第四
三、证治(一)疟母 【原文】病疟,以月一日发,当以十五日愈,设不差,当月尽解。如其不差,当云何?师曰:此结为癥瘕,名曰疟母,急治之,宜鳖甲煎丸。(2)
南京中医药大学金匮教研室 周欣
疟病脉证并治第四
【原文】鳖甲煎丸方 鳖甲十二分(炙) 乌扇三分(烧) 黄芩三分 柴胡六分 鼠妇三分(熬)干姜三分 大黄三分 芍药五分 桂枝三分 葶苈一分(熬) 石韦三分(去毛) 厚朴三分 牡丹五分(去心) 瞿麦二分 紫葳三分 半夏一分 人参一分 蟅虫五分(熬) 阿胶三分(炙) 蜂巢四分(炙) 赤硝十二分 蜣螂六分(熬) 桃仁二分 上二十三昧,为末,取锻灶下灰一斗,清酒一斛五斗,浸灰,候酒尽一半,着鳖甲于中,煮令泛烂如胶漆,绞取汁,内诸药,煎为丸,如梧子大,空心服七丸,日三服。(《千金方》用鳖甲十二片,又有海藻三分,大戟一分,蟅虫五分,无鼠妇、赤硝二味,以鳖甲煎和诸药为丸)
南京中医药大学金匮教研室 周欣
疟病脉证并治第四
提要:本条论疟母的形成与证治。 分析: 病疟,以月一日发,当以十五日愈,设不差,当月尽解-疟经一定时日,正能胜邪,可自然痊愈。 如其不差,当云何?-疟邪迁延过久,正气受损 师曰:此结为癥瘕,名曰疟母-指出疟母为疟病经月尽不解,结为胁下症瘕而成。
南京中医药大学金匮教研室 周欣
疟病脉证并治第四
病机:病久正虚,痰聚血瘀 治法:扶正祛邪,破瘀消症 方药:鳖甲煎丸 鳖甲软坚散结,锻灶下灰消症破积,清酒行药势,大黄赤硝桃仁丹皮芍药桂枝紫葳祛瘀通滞,鼠妇,蟅虫蜂窝蜣螂消坚杀虫治疟,乌扇葶苈开痹利肺,石苇瞿麦通利水道,半夏厚朴燥湿祛痰,柴胡黄芩和解少阳,干姜温中助阳,人参阿胶益气补血。
南京中医药大学金匮教研室 周欣
疟病脉证并治第四
(二)瘅疟 【原文】师曰:阴气孤绝,阳气独发,则热而少气烦冤,手足热而欲呕,名曰瘅疟。若但热不寒者,邪气内藏于心,外舍分肉之间,令人消铄脱肉。(3)
南京中医药大学金匮教研室 周欣
疟病脉证并治第四
阴气孤绝-阴液亏虚 阳气独发-邪热亢盛 -但热不寒 则热而少气烦冤-热盛伤气扰心 手足热-阳热亢盛 而欲呕-热伤阴液,胃气上逆,名曰瘅疟。 若但热不寒者 邪气内藏于心 -内外热盛 外舍分肉之间 令人消铄脱肉-邪热燔灼,肌肉消瘦
南京中医药大学金匮教研室 周欣
疟病脉证并治第四
(三)温疟 【原文】温疟者,其脉如平,身无寒但热,骨节疼烦,时呕,白虎加桂枝汤主之。(4) 白虎加桂枝汤方 知母六两 甘草二两(炙) 石膏一斤 粳米二合 桂(去皮)三两 上锉,每五钱,水一盏半,煎至八分,去滓,温服,汗出愈。
南京中医药大学金匮教研室 周欣
疟病脉证并治第四
温疟者,其脉如平-脉弦数-温疟热重 身无寒但热-内热盛 骨节疼烦-表邪未解 时呕-热伤胃气,胃失和降
南京中医药大学金匮教研室 周欣
疟病脉证并治第四
病机:表邪未解,里热炽盛 治法:清热生津,解肌发表 方药:白虎加桂枝汤 白虎汤清热生津止呕,桂枝解肌发表。
南京中医药大学金匮教研室 周欣
疟病脉证并治第四
(四)牝疟 【原文】疟多寒者,名曰牝疟,蜀漆散主之。(5) 蜀漆散方 蜀漆(烧去腥) 云母(烧二日夜) 龙骨等分 上三味,作为散,未发前以浆水服半钱。温疟加蜀漆半分,临发时服一钱匕。(一方云母作云实)
南京中医药大学金匮教研室 周欣
疟病脉证并治第四
提要:本条论牝疟的证治。 分析: 疟多寒者-寒多热少-素体阳虚,阳不达外,或饮阻阳气,疟邪留于阴分者多,并于阳分者少。
南京中医药大学金匮教研室 周欣
疟病脉证并治第四
病机:素体阳虚,疟邪痰阻 治法:祛痰截疟 方药:蜀漆散 蜀漆祛痰截疟,云母龙骨禀纯阳之性,助阳扶正,镇逆安神,浆水调中气,和胃止呕,助蜀漆以吐顽痰。
